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有宗 真常唯心系 空宗 虛妄唯識系 空」,是什麼?

「有宗  真常唯心系  空宗  虛妄唯識系  空」,是什麼?


1、大乘佛教
●「大乘佛教」,是什麼?
大乘佛教「乘」可指「車輛;船舶等一切交通運載工具,在這裡是對「教法」的習慣稱呼,大乘的意譯就是「大教法」
大乘佛教認為,大小乘「教法」的區分,主要在於「自利」與「利他」的不同;能夠「自利;利他」,圓滿成佛的教法為「大乘」;而只求「自利」,斷除自身煩惱的教法,則稱「小乘」
大乘佛教,立聲聞緣覺菩薩乘等三乘教法,稱其中菩薩乘(或佛乘)為大乘教法


●「有宗;空宗」,是什麼?
印順法師將中期大乘佛教歸為「有宗」「空宗」兩大派系。
「空宗」:含虛妄唯識派瑜伽行唯識學派性空唯名派中觀學派等。
「有宗」:含真常唯心派如來藏學派等。
○對佛法而言,空宗有宗,猶如鳥之兩翼;車之二輪,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


「 性空唯名系(又名空宗)和真常唯心系(又名有宗)」的相異點比較表.jpg


●「性空唯名系 vs 真常唯心系,是什麼?
性空唯名系真常唯心系的理論基礎是不同的。
參見上頁:「性空唯名系 vs 真常唯心系」的比較表
2.空宗
●「sunyata」,是什麼?
「sunyata」,是佛經「原典」採用的字,但譯經時被誤譯為:「無自性;無自性空;性空;自性空」。因此認為「宇宙萬有」都是「空有」,亦即「萬法皆空;萬法皆有生滅」。因此認為「萬法」只是一種假相而已。
「空宗」據此以「無自性空;性空;空」來詮釋佛法中的「地大;水大;火大;風大」為四大皆空,認定「無自性空」是佛法中的一個極重要思想。
「sunyata」,被誤譯成「無自性空;性空;空」,是老莊思想的遺毒。
#佛法的「空」,本意上「不是什麼都沒有」。但於由於時節因緣的關係,參雜了當下中國老莊的思想,因此「sunyata」就被誤譯成「無自性空;性空;空」,就是「什麼都沒有的空」,佛家稱此為「偏空」


●「空宗」,是什麼?
*就「空宗」(包括: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)而言,認為「空」就是:「體性空;性空;自性空;空性;無自性;無自體;偏空;什麼都沒有的空」。因此「空宗」的主張是,一切事物根本的特性就是:「無自性;無自體」
「空宗」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)認為,一切事物都是「諸法本空」,亦即「諸法無我」,沒有真實(即:不生不滅)「自體」可得,因此主張所有緣生的萬有(即:一切法;萬法),都「沒有自性」的,是故,萬緣都要放下。佛家稱這種空義為「偏空」
「空宗」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)所說的「空」,就是「否定」萬有具有「獨存性;不變性;主宰性」,所以一切法都不具有:「獨一性;絕對性」。也因此,一切法都可以彼此「相對的變化;相對的生滅」。(但真正的佛法是講絕對性)
○無自性=沒有自主性或沒有本體=性空。
「空宗」,認為「性體」就是「空」,故否定「性」就是「心性;佛性」
「空宗」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),否定「有」的存在。
「空宗」,否定「獨存性;不變性;主宰性」的所有想法。
△因為「無自性;性空」「空」,所以「芥子可以納須彌」
「空宗」,認為世間諸法,都是以「法界空、自性空;無自性空」為理體。(註:性空=自性空=自性本空=無自性=偏空)
「空宗」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)認為:「空」就是「諸行無常;諸法無我;涅槃寂靜」。但此處所說的「涅槃寂靜」,並不是真常唯心系所說的如來本體。
「性空唯名系」,又稱為「中觀般若系」。是「空宗」的另一系,創始人是印度 龍樹菩薩。
●「空宗的空」,是什麼?
01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無障無礙、無事無念」
02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沒有能量界線」
03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自在隨緣、隨緣自在」
04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對空不住空、對境不落境」
05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∴「空」就是「身心皈零;我空;法空;空空」
06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對有的否定」
07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對自我妄執的否定」
08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∴「空」就是「平等相、無差別相、實相無相、諸法空相」
09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∴「空」就是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。微細度更高的「空」,依《金剛經》的說法,就是「無我見、無人見、無眾生見、無壽者見」
10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離一切諸相,則名諸佛」
11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緣起」,就是「性空」
12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,如露亦如電」
13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凡所有相虛妄」
14.∵「空;無自性空;性空」。  ∴「空」就是「諸行無常;free」
●「空宗的緣起性空」,是什麼?
*緣生(緣起)的萬法,皆是「無自性空;性空;空;偏空」。因此萬法皆「因緣生;因緣滅」
#緣生(緣起)的萬法,皆受「因果律」的節制。所謂「因果律」,就是:
○因果律=「因;緣;果」彼此作用的果報。
△緣=(條件;關係;時空)
△「因;果」=ƒ「緣」     (ƒ=function)
△萬法隨著「無明業力+妄想執著+人事緣」等而「緣生、緣滅」,輪迴不已。若將「緣」放下,則「因果」同時,那就「佛地」,沒有輪迴的間題。
參見:【「因緣果」互相牽扯的輪迴示意圖】


因緣果示意圖.jpg


「萬『緣』放下」,則不受因果律的制約,故云:「無緣大慈」
*《佛學今詮》亦云,倘若一切法具有「自性;性體」,那麼變動將成為不可能,宇宙將成為一個靜止的死東西。因此原始佛教所說的「諸法無自性空」,只是「諸法無我」的延伸和發展而已,此即<性空唯名系>「性空」主張。
#因此真常唯心系性空唯名系,均強調「緣起性空」


●「唯識宗(屬於空宗)的緣起性空」,是什麼?
「唯識宗」,也是空宗的一支,「唯識宗」的主張是「萬法唯識;一切法從心(即妄心)想生;唯識所變」
#此處的「心」,就是「法界空;自性空;妄心」「識」就是「第一轉識」(即:阿賴耶識)。其實「空宗」,包括「虛妄唯識系;中觀般若系…」等,都以「法界空;自性空」「理體」
「唯識宗」認為「空性;無自性空;性空;空;偏空」是理體。亦即「圓明清淨」的法界空就是「理體」(註:唯識宗的「空性」不是佛性,而是無自性空;法界空;偏空)
「唯識宗」認為法界是因「心識;識」而有,亦即認為「緣起性空」是「唯識宗」的根本道理。
「唯識宗;空宗」所講的「空」,都是「自性空」,屬於「悟空」的境界,尚未入「悟能、悟淨」的境界,故沒有找到能生萬法的「如來性體」
唯識宗(屬於空宗)的「識;心意識」,是什麼?
*第八意識(俗稱為:心田)為「三細」的初始訊息場,其微細度是次次原子的大小。
#當「心意識」解讀為「心、意、識」時,則「心」代表第八意識;「意」代表第七意識;「識」代表第六意識。當然「心意識」也可以解讀為「念、意、想、思」。但不論如何解讀,依真常唯心系的看法,「心意識」都是「如來性體;真心;佛性…」的所有相,都具足「緣起性空;諸行無常;緣生緣滅…」的特性。
#「唯識宗」不講「如來性體;真心;佛性…」,而是以「空」為理體。
「識;心意識」起作用,參見:【第六、七、八意識心主要功能表】
第六、七、八意識心的主要功能.jpg


更詳細可參見:04【心意識;識】
●「龍樹菩薩(屬於空宗)的空義」,是什麼?
龍樹菩薩透過《中觀論》,對「空」詮釋為:「空」就是「性體」,就是萬法緣起的介面或平台,參見下表:龍樹菩薩所詮釋的「空」義



表1:龍樹菩薩所詮釋的「空」義
性空的當下「隨性生活」
緣起的當下「找自性中道」
以有空義故,一切法得成
若無空義者,一切則不成。
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
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
 
3. 有宗的「三界唯心  萬法唯識」
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簡表.jpg
●「有宗的三界」,是什麼?
「三界」都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
「心」,是指「佛心;本心」
#「」,是指「意識心」
「三界」,是指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,又名「六道法界」
○參見上頁: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簡表
「意識心」,是什麼?
參見:04【心意識;識】
*有宗主張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;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其意是指:宇宙萬有,都是由「這顆真心」所應現而生的。故《楞嚴經》云: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
「這顆真心」,事實上它是:「實相無相;遍週虛空法界」,哪來「一顆心」呢!
○就「空宗;唯識宗」而言,不承認「這顆真心」,而是以「空」為理體。
*有宗的代表是「真常唯心系」
「 性空唯名系(又名空宗)和真常唯心系(又名有宗)」的相異點比較表.jpg


4.「空宗  vs  有宗」的三界看法
●「空宗  vs  有宗」的三界看法」,是什麼?
*就空宗(以「中觀宗、唯識宗」為代表)而言,是以「空」為理體,主張一切法「緣起性空」,一切法「自性空」
#就「空宗」而言,「唯心所現」「心」,是指第八阿賴耶識。
「空宗」主張:初始的「三界」,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所現的「本質相分」
性空唯名系認為:
   緣起=ƒ(空+緣)=ƒ(空性+無明業力+妄想執著+人緣+事緣)
有宗(以「禪宗、淨土宗」為代表),主張「自性能生萬法」,而自性就是「佛性;如來性體;真如;本心…」,是絕對的、獨一無二的。
#就有宗而言,「唯心所現+唯識所變;三界唯心」的意思是,由「真心;如來性體…」直接應現的一切法相初始的法界稱為「一真法界」,亦稱為「平等法界;不思意解脫法界;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界;法住法位的法界;分證即佛的法界」
「一真法界」,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的「本質相分」
真常唯心系認為:
   緣起=ƒ(空+緣)=ƒ(佛性+無明業力+妄想執著+人緣+事緣)


●「萬法唯識」,是什麼?
真常唯心系的看法,萬法皆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;一切法從心想生;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
參見:11【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】


5.科學上的「空」,有:微觀空;微微觀空;極微觀空;超微觀空
●「微觀空」=原子宇宙的空。
「微微觀空」=次原子宇宙的空。
「極微觀空」=次次原子宇宙的空。
「超微觀空」=次次次原子宇宙的空(佛地的空;絕對的空)。
●「測不準原理」,是什麼?
*目前的科學,可以分析「分子、原子、次原子、次次原子…」等微觀層次的「空」。邏輯上,目前已分析到「次次原子」的微觀層次,卻發現每個層次之間的「空」都是空空蕩蕩的,而且充滿訊息場。這和佛家「析空觀」所講的「空」是一樣的。
#科學界在描述「次原子」以下的所有微觀宇宙時,是採用「測不準原理」(Uncertainty Principle)。它的特徵是:所有微觀宇宙下,沒有一個實體存在,一切物體都是以「雲」狀顯現,其特性亦是集體「雲」狀物質的共同特性。
●「微觀空 vs 性空」,是什麼?
*參見:十法界「心念波微細度、障礙度」示意表
十法界「心念波微細度、障礙度」的示意表.jpg


「次原子」微觀宇宙的「微微觀空」,其微細度和佛家的:「阿羅漢果的空、超凡入聖的空」相當。
「次次原子」微觀宇宙的「極微觀空」,相當於佛家所說的八地菩薩的「空」或無生法忍的「空」「畢竟空」
「次次次原子」微觀宇宙的「超微觀空」,相當於「性空、究竟空、如來本體」
●「空即是色;色即是空」,是什麼?
*《心經》云,「空即是色、色即是空」
「空即是色;色即是空」,表示「心物合一,色空不二,不一不異」。它靠的是「心能」的作用,所以《楞嚴經》說,「心能轉物,即同如來」
「心能」,就是宇宙能量的源頭,也是「本元訊息場」的源頭。它是以「零點能量」為載體的「超微細訊息場,具有《壇經》所說,「心能」所具的特徵是:「本自清淨+本不生滅+本自具足+本無動搖+能生萬法」,及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」的性能。
#在「次次次」原子微觀宇宙當下的「空」,或在「離心意識」當下,「心能」就能運用「感應道交」,進行「空;有」之間的轉化
○經典常說「有而不有,空而不空,妙有非有,真空非空」,這些都是「心能」的妙用。
6.空隙的「空」
●「空隙的空」,是什麼?
「空隙」中的「空」,是指「空有的空、偏空、物外空、頑空…」,不是「真空;空有不二的空;一即一切」「空」
●「佛念沒有空隙」,是什麼?
「沒有空隙」,就是指「佛念」是延續不斷的,否則就有「空檔」會產生「懷疑、夾雜」
*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的「淨念相繼」,就是指佛念「沒空隙」,延續不斷,所以就不會產生「懷疑、夾雜、間斷」
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:「都攝六根;淨念相繼」
「都攝六根」,意即放下心意識,將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都回歸到意根來;亦即「萬緣放下」
「淨念相繼」,就是指只有一個「念佛」的心念,而且念念「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中斷」
譬如,一個佛號接一個佛號不中斷地念。當念到心中沒有任何牽掛時(即空掉了)、但又不停地認真念佛的名號,那叫做「空有兩邊不住;無法相亦無非無法」,和禪宗的「無住為本」,以及觀世音菩薩《耳根圓通章》的如幻聞熏聞修「金剛三昧」是一樣的。
*當「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中斷;空有不二;不一不異」的當下,就是現量境,就是佛地。所以佛說:「一花就是一菩提,一葉就是一如來」
●「空有為二元論」,是什麼?
*當「空」是空;「有」是有。則此「空」「偏空」,不能起「妙用」。此「有」「頑有」,亦不能起「妙用」
「偏空」就是知其「空」而不知其「有」,故障礙其「靈明覺知」,導致看不清「空有不二」的本來真面目。
○小乘認為「空有」是二元論,故其所知的「空」稱為「偏空」,故不能起妙用。
●「物外空」,是什麼?
「物外空」就是「頑空」,認為:被物體佔據的就「不空」,要拿掉物體就是「空」
#房內沒住人叫「空屋」,房內沒家俱、物品或桌上沒東西,也叫「空」,有東西存在就是「有」,沒有東西存在就是「空」…。一般稱此為「物外空;頑空;相對空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